首页 人格魅力感悟 正文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幼儿攻击性的原因分析及策略论文

admin头像 admin 人格魅力感悟 2024-05-11 00:05:53 62
导读: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分析家庭氛围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抚养方式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学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消极的社会行为。幼儿期孩子成长的重要时...

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分析

家庭氛围 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抚养方式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学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消极的社会行为。

幼儿期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原因,采取相应对策进行预防和制止,不仅有利于幼儿行为的改变,更有利于幼儿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如性别、气质),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认知、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家庭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与家庭情感氛围是家庭对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的两个主要途径。媒体的影响。

造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生理因素的影响有研究表明,攻击性行为倾向与雄性激素水平有关,所以,通常男孩比女孩的攻击性行为多,这是生理因素造成的,当然,由于受气质的影响,同性别的孩子也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

在同伴交往中,幼儿为什么会出现攻击行为

1、第三,故意挑衅:一些幼儿生长在“娇生惯养”家庭中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得幼儿养成了娇纵和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使得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容易。故意其他幼儿从而树立自己的权威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

2、从动机上看,可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分为两类:一类称作工具性攻击行为,如在“娃娃家”玩游戏时看到同伴抱着会眨眼的布娃娃,也想抱,便去争抢。

3、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与成长环境有关 如果幼儿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生活环境中,就很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因为幼儿虽小但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如果长期被约束和束缚,就会出现厌倦和逆反,表现出来的行为就会具有攻击性。

4、小班幼儿的情感水平较低,而且外露,不稳定,所以小班宝宝咬人现象大多是生理和心理上的阶段性问题,还不属于攻击性行为。

本文地址:https://gysjhnl.com/post/2003.html
若非特殊说明,文章均属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原链接。

退出请按Esc键